故宫谁(shui)修建的(紫禁城真正的设计者)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zhe):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he)媒体转载
紫禁(jin)城究竟住过24个还是25个皇帝?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即位。
为什么有的人说,紫(zi)禁城一共有24个皇帝,有的(de)人则说有25个(ge)?
关键就在李自成身上了(le)。
北京故宫的历史,并没有我们想(xiang)象的那么久。故宫是在明代永乐时(shi)期建立,时间是1420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
在明代之(zhi)前,元朝将都城设在大都(北(bei)京),建立了大(da)都皇宫。
朱棣还是王爷(ye)的时候,是不敢修建皇宫的(de),这等同于造反。
在夺(duo)取了皇位以后,朱棣将(jiang)北平改为京师,开始仿(fang)造南京的皇宫修建紫禁城。
朱棣并没有选择在元(yuan)朝大都皇宫旧址上修建,整个宫殿和宫(gong)墙都是全新建造的,具体原(yuan)因至今还是个迷。
到(dao)1911年满清退位,紫禁(jin)城经历了明清两代(dai),长达500年。
这(zhe)期间,紫禁城不断进行修(xiu)缮工作,还遭遇多次大火灾,每(mei)每花费巨资才得以修(xiu)复。
皇帝(di)亏待谁也不会亏待自己,修宫殿的费(fei)用甚至列在国防军费之前,不(bu)会缺少资金的。
直到1924年溥(bu)仪被赶出紫禁城,宫殿大体都是完好(hao)的。
前后一共有24位皇帝在故宫居住过,明代有14个,清代则是10个。
明代有(you):永乐皇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宣德(de)朱瞻基、正统及天顺帝朱祁镇、景(jing)泰帝朱祁钰、成(cheng)化帝朱见深、弘(hong)治帝朱祐樘、正德帝朱厚燳、嘉靖帝朱厚熜、隆庆帝朱载垕、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朱常洛、天启帝(di)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清代则有:顺治、康(kang)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xian)丰、同治、光绪、宣统(tong)。
两者相加明明是24个,为什么有人说紫禁城(cheng)有25个皇帝呢?
就在于李自成了。
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陷(xian)北京,灭亡明朝。
志大才疏的李自成,贸然北(bei)上同吴三桂作战。在不知道(dao)吴三桂已经同清(qing)军联手的情况下,李自成在一片石被敌人突袭击(ji)溃,伤亡惨重,被迫(po)南逃。
李自成逃回北京(jing)后,在武英殿穿戴冠冕登基称帝,宣布(bu)建立大顺朝,自己是大顺皇帝。
称帝的第二天,李自成就(jiu)放弃北京逃回陕西。
逃走之前(qian),李自成除了报复性杀死(si)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家眷34人以外(wai),还在紫禁城纵火。这把大火(huo)差点将紫禁城彻底烧毁,仅有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保存较(jiao)好,其他全部烧(shao)成灰烬。
有人说,这短短(duan)2天内做的三件事,体现(xian)了李自成农民起义领袖的最大(da)缺点:缺乏大局观。
李自成同小说《水浒传》中那(na)群名为好汉,实则(ze)为匪盗的人物,没什么(me)不同。
农民军中绝大部分战士(shi),是因为明朝政府倒行逆(ni)施而无法生活,被迫揭竿而起(qi)的民众。
李自成却不是(shi)如此。
他因欠债被债主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ya)。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hou)由亲友救出后。李(li)自成咽不下这口气,选择杀死债主艾(ai)诏报仇。
李自成同债主艾诏有私仇,将其报复性杀死,放在(zai)今天也属于故意杀人,很可能会被(bei)枪毙。
关键在于,李(li)自成还并不是这一条人命案。由(you)于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绿帽丈夫李自成愤然杀死(si)淫妻,随后离家逃亡。
再(zai)说通俗点,李自成就是连杀两人的杀(sha)人逃犯,同那些原本淳朴的农民(min)军战士是不同的。
而在北京的最后两(liang)天,李自成登基、杀吴三桂全家、放(fang)火烧毁紫禁城,都是小农眼光的(de)最好表现。
他明白将来(lai)可能无法再回到(dao)北京,选择趁机在(zai)这里登基,至少过一把皇(huang)帝的瘾,这是他(ta)多年的梦想。
杀死吴家34口(kou)人,是因为战场上打不赢吴三桂,也要(yao)杀掉你的亲人,让你也不好(hao)受,多少报复一下。
至于烧毁紫禁城,就(jiu)类似于普京那句(ju)名言“如果俄罗斯没了(le),世界还有什么必要存在(zai)?”
李自成不能住在紫禁城,也(ye)不会让任何人住进去(qu)逍遥自在,我宁可亲手毁掉。
这种小农意识、没(mei)有大局观,就是李自成失(shi)败的根本原因。
李自成没(mei)多久就被杀死,明代史官认为他是土匪流寇,不承认这个皇帝。
清代自称满(man)清入关是为了击败李自成为大明(ming)报仇,当然也不可能承认他是皇帝。
在明(ming)清历史中,紫禁城只有24个皇帝(di),不包括李自成。
严格来说,李自成充其量(liang)只是地方割据政权的(de)皇帝,也确实没资格列入明清皇帝(di)之中。
满清入(ru)关以后,习惯寒冷(leng)干燥气候的满族人,觉得中国黄河(he)以南的天气难以接受,根本(ben)就居住不了。同时,南方炎热地(di)区的疫病较多,不习惯这些病(bing)毒和细菌的满族人大(da)量病死,比南明政权武力抵抗造成(cheng)的伤亡还要多。
综合各种(zhong)因素,满清将首都定为北京,虽然这(zhe)里夏季也很炎热。
从顺治元年开始,满清缓(huan)慢地修复紫禁城,直到康熙三十四(si)年才大体完工,花费了30多年之久。
到了喜欢奢(she)华的乾隆上位,花费60年时间维(wei)修增建紫禁城,仅仅其中5年的部分改造,就花费130多万两白(bai)银巨款。
至此,紫(zi)禁城彻底完成,也就(jiu)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需要说明的(de)是,明清两代的皇帝多(duo)不喜欢故宫。
很多皇帝比(bi)如康熙、乾隆都(dou)常年不在故宫办公,慈禧也(ye)很厌恶故宫。
一种说法是,故宫自古以来都有(you)连续不断的宫斗剧(ju),不断有人不明不白的死亡。
远的不说,光(guang)绪帝就是在故宫被慈禧太后下毒害(hai)死,他的爱妃珍妃被投入(ru)井中淹死。
很多皇帝认为这里阴(yin)气很重,长期生活在这里没好处。
慈禧曾(ceng)经在故宫中长期患病,一度奄奄(yan)一息。慈禧晚年很厌恶故宫,尽量(liang)住在颐和园。
后来她(ta)装作退休,就希望在颐和园退(tui)休,花费巨款修(xiu)复颐和园。
至于紫禁城的水井,也是没人(ren)敢用的。要知道,当年珍妃的尸首就在(zai)水井里泡了1年多。而地下水往(wang)往是连通的,试问这些井水谁(shui)敢喝呢?
皇帝的时代已经结束(shu)了,紫禁城中也不(bu)会再有新的皇帝。
声明(ming):
本文参考(kao)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pian),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3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