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四十(shi)五是什么梗
要说近两年最热(re)门的词汇,“内卷”和“躺平”这一对反义词(ci)绝对要算入其中。然而,就(jiu)在近日,网络上又流行开了一个(ge)新词,叫做“45°人生(sheng)”。
所谓“45°人生”,指的是一种介(jie)于“内卷”和“躺平”之间的生活状态(tai)。最初是很多年轻网友拿来(lai)自我调侃的话。他们把(ba)人生比作一个90度的直(zhi)角,向上是奋力一击的(de)追求,拼命内卷,向下是颓废懒(lan)散后的妥协,躺平摆烂。
而“45°”则是卡在中间最让人(ren)感到尴尬的位置,网友吐槽说:“卷有卷不动,躺(tang)又躺不平,摆又摆不烂”。
对这一词汇表示(shi)深感认同的小许(化名(ming))说,“45°人(ren)生”一com词精准定位(wei)了她在初入职场(chang)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回老家工作,原(yuan)本是做好了“躺平”的打算,但是现实(shi)情况往往是:“你只要想好好完成手头(tou)的工作,就必须‘卷’。”
江苏省社会科学(xue)研究院副研究员赵伟却(que)觉得,“45°人生”本身就是(shi)一个伪概念,“因(yin)为0-90度中间,有很多可以选(xuan)择的平衡点,不止是45度。”而且在他看来,“内(nei)卷”和“躺平”并非人(ren)生持续性的绝对(dui)状态,偶尔“内卷”,偶(ou)尔“躺平”,左右摇摆可能才是大多(duo)数人的生活常态。
其实早在去(qu)年6月份,就已经(jing)有不少媒体关注到这一词汇,从各(ge)种角度发表评论对此进行分析。今年(nian)4月份以来,话题#你是45度青年吗、#如何(he)面对45度人生又一(yi)次登上热搜,引发许多网友的(de)讨论。
谈论这一(yi)流行词,武汉大(da)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夏柱智说,新词的诞(dan)生和流行,首先能对应一定的(de)现实。“45°人生(sheng)”的不确定状态(tai),上不来,下不去,恰好居中,让他想到了社会学研(yan)究领域的“中间阶层”概(gai)念。
他解释,国内的“中间阶层(ceng)”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工作的白领(ling)人员。从学校毕业(ye)的年轻人,刚一(yi)进入这个群体,通(tong)常会背负着很大的(de)压力,“买房买(mai)车,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
“欲(yu)望调动太快,机会不是均匀分布的。”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夏柱智说,人的精神很容易陷入疲惫,出现“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bu)平”的心理状态。
但是他认为,除了从新词中(zhong)获得共鸣感受之外,使(shi)用者还要对此保持警戒。“内(nei)卷”和“躺平”走(zou)红之后,他开始关注网络流行(xing)词的演变与发展,这让他发现——新词诞生后,一旦形成风潮,被(bei)过度提及,很容易形成(cheng)一个话语陷阱,“它会一直不停地(di)说服使用者,促使他们的心理状(zhuang)态往词语所表达的语境去靠近。”
无(wu)论是内卷还是躺平,或者是“45°人生”,其实(shi)都是大众给社会贴上的心理标签(qian)。
“新词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men)了解自己和社会。但是当我们开始(shi)使用新词,套用在自己身上,或者是(shi)说脑海中有了这个观念之后,一定(ding)要对它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认知。”夏柱智说。
图片来源(yuan)视觉中国
(来源:扬(yang)子晚报)
更多精彩资(zi)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ke)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xin)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xiao)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3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