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典(dian)故(请君入瓮典故及解释)
在唐朝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yi)件趣事。武则天主政时期,曾(ceng)有两位出了名的酷吏,一(yi)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这两位酷(ku)吏以手段残酷,严刑逼供闻名。在武则(ze)天时代,这两位酷吏,曾是朝堂上(shang)的噩梦,让很多官员闻之色变(bian)。
不过后来,有人向武则天(tian)举报,说周兴谋反(fan)。于是武则天便下令,让另一位酷(ku)吏来俊臣去审讯(xun)周兴。来俊臣和(he)周兴同为酷吏,知道周兴也精通刑讯(xun)逼供的手段。想(xiang)要让周兴开口,恐怕并非(fei)易事。
此后,来(lai)俊臣便想出了一个办法(fa)。因为当时周兴(xing)还不知道自己被举报,所以来俊臣就先(xian)请他喝酒,向他讨(tao)论刑讯逼供的‘终极手段’。周兴不知(zhi)是计,所以便直接说道:你找一个大(da)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dao)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事不招供呢(ne)?
得到妙计的来俊臣(chen),马上让人按照周兴所说,找来大瓮,并且用炭火烤热。等到一切(qie)准备就绪后,来俊臣指了指周兴(xing),示意周兴自己进去。周兴此时才知(zhi)道自己中了计,面对自己的手段,周兴(xing)自然不敢尝试,所以只能马(ma)上磕头认罪了。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请君入瓮’的由来,相信很多人(ren)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不过,对于周(zhou)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样成(cheng)长为一个酷吏的?最后结局又(you)是如何?大家可能(neng)就不太熟悉了。
实(shi)际上,周兴虽然是(shi)一个酷吏,但他的人生其实(shi)也是一个悲剧。周兴(xing)和来俊臣这样的酷吏,之com所以会集体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其实不光是因为(wei)他们本性很坏,更是因(yin)为那个时代比较特殊的(de)缘故。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cong)周兴入仕时说起。
周兴(xing),出生时间不详,字号不详,家世不详(xiang)。虽然周兴是历史上很有名的酷吏,但实际上,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其(qi)实并不多,对他(ta)做官之前的记载,更是完全一片空(kong)白。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le)史书篇幅有限的缘(yuan)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jiu)是周兴并非出身世家大族,而是出身于寒门。
这事其实很好理解(jie),世家大族的祖上,一般(ban)都有比较名望的先祖。隋唐时期的顶(ding)级世家,历史甚(shen)至可以直接追溯到汉朝的时候。这样的世家大族,自己家里就会(hui)记载历史。不但会修完善的族(zu)谱,还会修自己家的家史。所以,后世史官在修史的时(shi)候,只要能找到相关资料,马上就能查出来,某个出(chu)身世家大族的官员,他祖上是谁,老祖(zu)宗都干过什么事。
但是,寒门弟子不行。
寒门子弟,生活在社会底层,家庭(ting)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精力去琢磨自己老祖(zu)宗是谁,也没时间去考证自家历史。再(zai)说,寒门子弟的老祖(zu)宗,多半也没干过(guo)什么大事,所以(yi)也没必要去记载。
但(dan)是,这个出身,后来却决定了周兴一(yi)生的命运。
客观来说,周兴其实是个很努力(li)的人,虽然出身底层,但一直在努(nu)力学习。靠着自己的努力,通(tong)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tu),后来还逐渐当上了县令。
大家(jia)其实可以想一下,就算是现(xian)在,一个生长在(zai)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县长,难(nan)度得有多大。而(er)且,周兴当县令的时(shi)候,应该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这(zhe)就更难了。而且,唐朝(chao)初期的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做(zuo)官,可比现在的难度,还要大上十(shi)倍不止!
所以,青年时代的周(zhou)兴,其实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但是,当上县令之后,再想(xiang)往上升官,难度就大了。
周兴做县令的时候,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李治在位的时候,唐朝的科举制已经逐渐推行开来,但还(hai)没有后面的明清时代那么完善。另外,唐朝初期的时候(hou),世家大族的实(shi)力极强,就连皇帝本人都要受(shou)到制衡。李治在位(wei)的几十年时间里,和世家大族(zu)争权,一直是他的主(zhu)要工作。
所以,生活在这个(ge)时代的周兴,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xing)的。
幸运的地方在于,如果是在唐朝以前,以周兴的家世背景(jing),根本就没机会(hui)做官。不幸的是,唐朝初年(nian),世家大族的势力依然很强,对(dui)于国家选官依然有很大的控制力。这(zhe)就使得周兴想要升官,变得困难重(zhong)重。
做县令期间,周兴政绩颇佳,不但将当地治(zhi)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当地的(de)法治建设,做出了(le)很大的贡献。周兴这个(ge)人,似乎天生对法律(lu)有着很高的天分(fen)。以前学的就是律法,工作以(yi)后在这方面也很擅长。
做了几年的县(xian)令之后,因为政绩优秀(xiu),周兴被召到了长安(an),决定接下来的工作分配。
来到长安的周(zhou)兴,当时应该是极为兴奋的。以(yi)他之前的优秀政绩,这次入京之后(hou),后面估计肯定会升(sheng)官。但是,就在周兴梦想(xiang)着自己能够步步高(gao)升的时候,京城这边,却很快(kuai)给他泼了一瓢凉水。
入京之后,周兴等(deng)了一天又一天,依然没人(ren)来搭理他。京城这边的官员,似(si)乎已经将他彻底忘了一(yi)样。为了升官,此时周兴不得不开始(shi)进行活动,希望京城内某位大佬(lao)能够看中自己,给自己升官。
然而,跑了一大(da)圈之后,周兴依然(ran)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跑了(le)一圈之后,周兴总算知道,为啥(sha)没人搭理自己了。
原来,当时的唐朝(chao)高层,正处于一个十分诡异的状(zhuang)态当中。身为皇帝的李治,已经全面(mian)掌权,而且想要制衡那些世家(jia)大族。出于这个(ge)目的,李治开始大范围提拔寒门官(guan)员,让这些寒门官员,去和那些世家打(da)擂台,继而让他的皇位更加稳固。在这(zhe)个过程当中,武则天正(zheng)是因为代表了寒门官员,所以(yi)才会逐渐上位,继而逐渐(jian)掌权。
但是(shi),李治和武则天这边发力(li)的同时,那些世家官员们也(ye)不傻。这些世家官员们(men)很清楚,如果让那(na)些寒门官员上位,他们这(zhe)些世家的利益,势(shi)必要受到冲击。所以,当时(shi)几乎所有世家官员,都形成了(le)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压制寒门(men)出身的官员。
对于寒门官员,能不提拔就不提拔。就算(suan)到了不得不提拔的程(cheng)度,也要想办法泼脏水,将寒门官员(yuan)尽量拉下来。
正是(shi)因为这个原因,周兴入京之后,原本身为皇帝的李治,已经打算(suan)提拔他。但很快就有人上书,说周(zhou)兴科举考试成绩不行,不合规定。所(suo)以后来,李治也只能放弃了提拔周兴(xing)的念头。
在这之后(hou),高层便没人再理会周兴。那(na)些负责进行决策的宰相们,更是一个个(ge)装起了老好人,直接事不关己(ji)高高挂起。唯有其中的魏玄同,出于好意告诉了周兴。但(dan)在这之后,周兴却反倒偏执地认为(wei),是魏玄同给自己(ji)下了绊子。
就(jiu)因为我不是出身世家(jia)大族,所以你们就能这样吗?
不带这样欺负人(ren)的吧?
从这时开始,周兴心中就对世(shi)家大族,有了很大的恶感,期望着有朝(chao)一日,能够将这些世家大族,全(quan)部拉下马。而对那位(wei)好心告诉他的宰相魏玄同,周(zhou)兴也同样心怀恶(e)意。
这种(zhong)恶意,就像一颗种子(zi)。虽然以周兴目前的身份来说,根本没(mei)人会在乎。但只要种子(zi)生根发芽,若干年之后,总会成长为参(can)天大树。这个恶意,也为后来周兴成为(wei)酷吏,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兴靠着自己(ji)过人的政绩,还是(shi)慢慢升迁,而且逐渐被调入京城(cheng)做官。后来,随着李(li)治去世,武则天开始全面主持朝政(zheng),周兴的机会,终于来了。
武则天(tian)主政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更加广泛地任用寒门官员。如(ru)此一来,武则天和那些世家大族的矛盾(dun),也就越发严重。除此之外,武则(ze)天当时的身份很(hen)特殊,除了这些世家大(da)族之外,还有李家宗室(shi)成员,以及很多心向李唐的官(guan)员,都反对武则天。如何才能牢(lao)牢掌握住权力,成了当时武则天最头(tou)疼的问题。
此时的武则(ze)天,便急需一批爪牙,一批酷吏,为自己除掉那些反抗的官员。为此,武(wu)则天曾公开鼓励告密,当时(shi)唐朝内部,不管(guan)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可以来京城告状(zhuang)。就算最后查无实证,也不会得到(dao)任何处罚。如果真的查出了(le)问题,还会给举报人重奖。
在武则天(tian)的鼓励下,一个人人争相告(gao)密的时代,开始出(chu)现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开始的(de)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jie)决:告密之后,怎么才能让被(bei)告认罪呢?如果走正常的司法程序(xu),那无疑会相当费(fei)事费力。而且,以那些世家大族(zu)的手段,很容易在这个(ge)过程当中做手脚,最后搞出一个无(wu)罪释放。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屈打成(cheng)招!
因为这(zhe)个原因,武则天时代,开始出现了一大堆的酷吏。
在(zai)武则天开始颁布这些新法的同时,当(dang)时正在京城做官的周兴,很快意(yi)识到,这或许是(shi)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机(ji)会。周兴精通法律,而且也精通刑讯逼(bi)供,此时的环境,恰好适合他发挥(hui)自己的优点。再加上出身(shen)寒门,多年被世家官员欺压的经历(li),让周兴义无反顾(gu)地走上了这条路。
周兴也许(xu)知道,武则天想要的,不过(guo)是一群受她指挥的爪牙,只是想要养一(yi)群疯狗而已。
但为了自己的权势,周兴(xing)愿意做这个疯狗。
此后,周兴凭借着自己的诬告和(he)逼供手段,很快就脱颖而出(chu),成了武则天的心(xin)腹。只要武则天(tian)看谁不顺眼,觉得有人要反对自己,周(zhou)兴马上就会去罗(luo)织罪名,然后将(jiang)对方抓起来逼供,最后坐实罪名。
在接下来的七(qi)年时间里,周兴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疯(feng)狗。在这七年当中,他陷害了大量的名将贤臣。这虽然帮武则天进一步掌握了(le)权力,但同时也为唐朝造成(cheng)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这七年当中,周兴(xing)一直冲在第一线,冤杀了很多(duo)很多人。这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shu)前朝宰相郝处俊(jun)。郝处俊是李治时代(dai)的宰相,一直反对武则天掌权。武则天(tian)摄政之后,周兴指控郝处俊(jun)有罪,直接将郝家全家杀绝。通往刑场(chang)的路上,郝家人大(da)骂不止,周兴还命人以木球塞住郝家人(ren)的嘴,阻止郝家人咒骂武则(ze)天。
另外,当(dang)年那位好心通知周兴的宰相魏玄同,也没能逃过周兴的(de)毒手。周兴掌权后,诬告魏玄同,最终逼得魏玄同自尽于家中(zhong)。
整整一代(dai)人杰,几乎被直接杀(sha)绝。
正是(shi)因为这七年当中,武(wu)则天清理掉了太多的(de)牛人。所以后来(lai),唐朝军方出现了人(ren)才断层,这也为之后(hou)唐朝大肆任用藩将,最终酿成安史(shi)之乱,埋下了祸根。
总之,在这七年当中,周兴和其(qi)他几个著名酷吏,成了人(ren)人谈之色变的恶(e)魔。在他们的残酷压迫下,反对(dui)武则天的声音越来越小。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正式(shi)称帝。此后不久,周兴再次猜中了武则天(tian)的心思,上书建议剥夺李(li)家的皇族身份。在周兴上书(shu)后,武则天很快也同意了这项提议,直接废了李家的皇族身份。
随着武(wu)则天登基,作为武则天心腹爪牙(ya)的周兴,权势也(ye)越来越炽手可热。但此(ci)时的周兴,却忽略了(le)一个问题,那就是(shi)时局已经开始变化。
之前武(wu)则天虽然掌权,但一直只是太后(hou)。作为太后,想要成为(wei)一代女皇,武则天自然要任用酷(ku)吏,打压异己,为(wei)自己扫平道路。但(dan)如今,武则天已经成了一代女皇,接(jie)下来的武则天,已经不再(zai)像以往那样需要酷吏(li)。她现在需要的,是稳定(ding)和团结,是全国上下的歌功颂德。只有(you)这样,她的皇位才能(neng)坐得稳。
此时的武则天(tian),既需要保留几个(ge)酷吏,帮自己继续(xu)清除异己。同时也需要杀几个(ge)酷吏,给天下做一个交代!
在这个紧要关头,周兴(xing)依然不知收敛,所(suo)以就成了武则天以谢天下的(de)那只鸡。
公元691年(nian),就在武则天称帝一年之后,有人诬告(gao)酷吏之首的丘神绩谋反。武则天当即(ji)下令彻查,而后(hou)杀了丘神绩。此后,又有人上书,称周(zhou)兴与丘神绩同谋。武则天随即下令(ling)给来俊臣,让来俊臣负责审理(li)此案。
然后,就有了(le)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
当周兴微醺之(zhi)后,提出了自己的看家(jia)逼供手段之后,来俊臣马上就把这(zhe)个手段用在了他的身上。见到那口(kou)被烧的通红的大瓮之后,周(zhou)兴吓得直接磕头认(ren)罪,连扛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一(yi)代酷吏,被自己的(de)手段吓倒,实在是一种讽刺。
在这之后,武则天拿着周兴的供词,大概是觉(jue)得周兴以前确实还有(you)点功劳。所以,武则天最后并(bing)没有杀周兴,而是将周兴流放(fang)岭南。但最终,周兴依然没能(neng)逃过一死。因为就在他刚刚离开(kai)京城之后,在被流放的路上,很快就有(you)昔日被他陷害的仇人找了过来,直接(jie)杀了他。
一代酷吏(li),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sheng)。
回(hui)顾周兴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身(shen)为酷吏的周兴,肯(ken)定是一个小人无疑,这点毋庸置疑。身为宰相的魏玄同(tong),好心告诉他结果(guo),却反倒被他记恨,最后(hou)被他逼得自杀。如果说这样的人不(bu)是小人,真是没有天理了。
这样的周兴,最后落得那(na)样一个结果,只能说是罪有应得,大快(kuai)人心。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dao)的是,周兴能够上位,也是(shi)因为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影响。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时代(dai)特殊,就算周兴是个小人,恐怕(pa)也没有成为酷吏的机会(hui)。
武则(ze)天掌权期间,之所以会酷吏横行(xing),这其实是时代的悲剧。为何会(hui)酿成这样的悲剧?为何周兴这样的酷吏(li)会大行其道?这些问题,其实才(cai)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de)。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3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