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将调查曹雪涛论文相关问题

来源:科研圈
综编来源: 澎湃新闻,世界杯猜拳版PubPeer,朵拉捕捉星星中国新闻周刊
11 月 18 日,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工程院会针对网络反映曹雪涛院士的有关问题展开调查。 “我们已经了解到网络上有关曹雪涛院士的投诉,我们会调查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进一步调查处理也需要花时间,具体以什么形式展开调查,目前暂时还不掌握最新情况,只是说我们肯定会调查。”上述人士表示。
11 月 15 日起,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在网络上被指出论文数据可疑,论文实验图片有 PS 痕迹。截止 11 月 17 日晚间,在最初曝出曹雪涛论文问题的平台 PubPeer 上,能检索到有上述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涛的论文已超过 40 篇。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此次提出的问题论文中,出现了两次实验结果图像完全一致,一幅实验图中,局部点图多次“复制,粘贴”,两幅实验图中,部分一致,次级不灭精华部分疑似有增添,删减等 PS 操作的现象。在这 40 多篇文章中,目前有 4 篇被更正勘误,有一篇 2008 年发表于《生物化学杂志》的论文被撤回,该期刊 2018 年的影响因子为 4.106。
这些论文发表时间为 2003~2018 年,绝大部分在曹雪涛供职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期间发表。论文多见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免疫学杂志》,《生物化学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也有文章发表于《自然-免疫学》,还有一篇 2014 年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
此次质疑的发酵源头 PubPeer 是一个专门组织论文出版后同行评议的研究者社区。2014 年初,小保方晴子 STAP 论文发表后几天,即有人在 PubPeer 上指出其数据疑点,韩春雨 NgAgo 论文也曾在 PubPeer 掀起广泛讨论。
最初在 PubPeer 上提出曹雪涛论文图像异常的人,是独立科学顾问 Elisabeth Bik 博士。她的 ResearchGate 页面显示,她曾供职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还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的 Astarte Medical 的科学总监,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 uBiome 的科学和编辑总监,她在微生物组研究和科学不端行为方面具有专业知识。
2016 年起,她辞掉工作,专职调查各类论文图像异常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

此次最初指出曹雪涛论文问题的 Elisabeth Bik 博士发布推特提出质疑
Bik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一般来说,我们发现论文图片疑似复制的概率约为4%,朵拉捕捉星星即 20000 篇论文中可能出现 800 篇存在这个问题。但目前为止,我发现曹雪涛的论文中约有 20%具有潜在的图片复制问题。” 她强调自己只是发现曹教授的论文图像不当相似比率高于一般概率,并不想就此事作出任何结论。
曹雪涛于 11 日 15 日下午,事件刚开始发酵不久后回应《中国新闻周刊》询问时表示,“我现在刚到上海实验室,要把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关注这个事情,查完了,我会给大家一个回复。”
此后曹雪涛本人在 PubPeer 上正式回复了 Bik,他称赞了后者为维护学术正当所做的努力,并表示他也高度重视 Bik 提出的问题,并已将 Bik 质疑的问题论文列为了“最高优先级”,会与团队和合作者仔细复盘论文稿件,原始数据与实验室记录,如发现严重危及论文准确性的问题,会立即与相关期刊的编辑联系并处置。
曹雪涛同时在信中说,他仍对受质疑论文的科学有效性,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如若作为研究团队领导和管理者出现疏忽,他也责无旁贷。对于此次事件引起的不便,曹雪涛在信中还对他目前及从前的学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同事,同行,以及科学社群致歉。

网友也提供了 PubPeer 上曹雪涛相关论文的列表 ,大部分论文在今天和近期都有较高讨论热度,其中数篇论文被网站标记为“研究者有回复”——从 11 月 17 日晚起,曹雪涛被质疑论文所涉及的相关作者也开始在 PubPeer 网站上回应 Bik,他们对一些论文图像相似的问题给出了解释,对于另一些图像,猎杀潜航6他们则表示是准备结果时出现了编辑错误,并已联系期刊尝试修正。

对此, Bik 11 月 18 日凌晨再次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曹雪涛教授的实验室成员对于部分质疑提供了解释,也展示了原始的点状图数据。“我不确定这是否能解释清楚,但我觉得它们看起来仍然很相似。他的实验室尚未对很多其他的质疑做出回应,那些质疑可能提出了更严重的问题。”
澎湃新闻的报道中列举了几篇此次在 PubPeer 上受到质疑的论文,质疑者将疑似复制粘贴的图片部分进行了标注,长沢真美以下是其中的一副疑似问题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图片,数据点呈现出多处重复特征。

论文:Cancer-expande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induce anergy of NK cells through membrane-bound TGF-beta1
作者:Hequan Li, Yanmei Han, Qiuli Guo, Minggang Zhang, and Xuetao Cao
单位:Institute of Immu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DOI:10.4049/jimmunol.182.1.240
根据公开消息,曹雪涛 1986 年于第二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92 年被提升为教授,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部院士,2012 年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2018 年 1 月,曹雪涛接替龚克担任南开大学校长。
近年来,曹雪涛主要开展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来源的全长新基因功能研究,他和团队提出并证实了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新途径,新的生物学功能(杀伤 T 细胞功能,造血调控功能),发现了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抗原途径的特点以及人为调控树突状细胞活化 T 细胞的新方式,还开展了 12 种全长新基因的性质分析或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