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什(shi)么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shi)研究所。
都江堰,一座闻名世界的(de)伟大水利工程,正是它的建(jian)成让四川盆地真正意义上成了天(tian)府之国。都江堰设计精巧、历(li)史悠久、规模宏大(da),两千二百七十年来一(yi)直发挥着灌溉和防洪作(zuo)用,保证了成都平原永享太平(ping),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天下粮(liang)仓。
都江堰以普(pu)通的建筑材料,独特的建造(zao)结构和创造性的建造方法,以及领先世(shi)界的科技含量享誉世界,可以说是(shi)两千多年前的高科技发明,堪(kan)称全世界最伟大的水利工程(cheng),目前为止是地球上正常使用(yong)时间最久的宏大(da)灌溉工程,正是(shi)因为这些无与伦比的成就在2000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yuan)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chan)名录。
最令世人(ren)惊叹的是这样一项人类伟(wei)大工程却是在两千多年前建造的,都(dou)江堰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秦(qin)昭襄王在位末期,大约是于公(gong)元前256年-前251年前后修建(jian),它的建造者我们都很熟悉(xi),李冰父子,父子二人创造性地修(xiu)建了由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等部(bu)分组成的伟大灌溉工程,因地名而叫(jiao)都江堰。
李冰当时担任蜀郡太守,蜀郡就(jiu)是今天的成都地(di)区,不过那个时候成都地界人口(kou)还很少,蜀郡也就相当于一(yi)个小县城,李冰的(de)太守就是个县长的官(guan)职。李冰父子带领本地老百姓客(ke)服重重困难,历时八年,在前人鳖灵开(kai)凿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从此成(cheng)都平原开始富庶起来。那个时候在(zai)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建造(zao)这样的大工程,难度可想而(er)知。
李冰时期的秦国国君(jun)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you)着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位(wei)达55年,深谋远虑,攻城略(lue)地,使秦国版图迅速扩大,秦召王(wang)的长远目标就是要灭山东六国,统一中原,巴蜀地区是在他(ta)的父亲秦惠文王时期平定的,他们父子(zi)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千(qian)里沃野,可以为秦(qin)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shi)。再加上秦昭襄王拥有战神白起,也让当时的秦国在军事实力上(shang)成为所有诸侯国(guo)中最强的。
李冰(bing)父子修建都江堰为白起攻(gong)伐各国立下了汗马(ma)功劳,军队没有粮草之忧,当然所(suo)向无敌,更为几(ji)十年后秦始皇统一六(liu)国打下了坚实基础。秦始皇嬴政是秦昭(zhao)襄王嬴稷的重孙子(zi),曾祖父为华夏留下(xia)了都江堰,重孙子(zi)则完成了太爷爷未能实现的(de)人生理想,顺便还建造了另外(wai)两项伟大水利工程。
灵渠和(he)郑国渠,灵渠在现在的广西桂林兴安(an)县,是世界上开凿最(zui)早的人工运河,连接(jie)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与珠江,让秦(qin)国大军由水路顺利南下,统一了岭南地区。郑(zheng)国渠在陕西咸阳泾阳县境内(nei)的泾河北岸,是一位(wei)叫郑国的韩国人(ren)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引泾水往东至洛水(shui),长达 一百五十多公里,可以灌溉良田四万顷。
秦始皇当年修建灵(ling)渠和郑国渠的主要目的都(dou)是军事需要,不过当它们建成以后(hou)却都发挥了重要的灌溉作用,所(suo)以这两项工程和都江堰都是(shi)功在千秋的伟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造福(fu)一方。直至今日,郑国渠(qu)还在发挥着灌溉作用,只有灵渠的交通和灌溉功能(neng)逐渐消失,成为供世人仰(yang)望的历史遗迹,都江堰始终正常(chang)发挥着灌溉和防洪的作用。
com兴(xing)安灵渠在2018年(nian)8月13日被国际(ji)灌排委员会列入“世界灌溉(gai)工程遗产”名录,肯(ken)定了这项工程在农业(ye)灌溉方面发挥的持续性作用,以及(ji)它的多项创造性领先世界的成就。两(liang)千年历史沧桑,都江堰、灵渠和郑国渠这三项伟大水利(li)工程,都成为大秦帝国留(liu)给华夏子孙的宝贵(gui)财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lao)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旅(lu)游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jiao)步丈量地球,随时(shi)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lin)赐教!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3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