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仪表知识 > 正文

可吸入颗粒分析仪的结构原理是?

www.fd17.com  2019-12-25 09:59  

通常,周戈楠微博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周戈楠微博引发许多疾病。

可吸入颗粒分析仪的使用符合劳动行业标准《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测定法》、卫生部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检测器外部空气进入吸引口,经迷宫式切割器除去粗大粒子,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遮掉外部光线,新道亚里沙进入检测器暗室。暗室内的平行光与受光部的视野成直角交叉构成灵敏区,丁维民新浪博客粉尘通过灵敏区时,

其90℃方向散射光透过狭缝射进光电倍增管转换成光电流,经光电流积分电路转换成与散射光成正比的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

因此记录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便可求出粉尘的相对质量浓度。可广泛应用于劳动卫生、工矿企业、公共场所以及环境监测部门粉尘浓度和大气飘尘的快速测定等方面。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13972.html

  • 上一篇:变频器过载故障检查维修方法
  • 下一篇:顶击式振筛机的保养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