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油检测仪原理及分析方法
水中油在线监测仪器专]设计连接油冷却器或冷却循环水,OMD系列为适应较高的水温而专门]进行了改进。而且测量范围已经根据预期的油的浓度进行了修正。该仪器依据IMO Resolution MEPC.107(49)标准制造。
仪器出厂配有2个报警点,两点出厂值10ppm,其他数值的设定( 20ppm或30ppm)可以在现场随时通过仪器前部面板的按钮进行调整,如果测量值超过报警点,在仪器前部的面板上发出明显的信号,同时通过继电器传出。另外配有0(4)-20mA(等同于0-100ppm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输出,可以连接外部选定的记录器。
在线水中油分析仪测试原理:
采用几个光学传感器,侦测通过水流样品中油滴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强度,遗传厄运然后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微处理系统计算水中油份的含量并形成线性读数输出。如果一一个报警器(出厂设置10ppm)发出报警,第二报警器将会在超过设置时间后运行。微处理系统会不间断的检测传感器部件及相关的电子元件,以确保在超过维修时间或极端的条件下测量的准确度。
水体中总含油量检测(水体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含量)是近年来水质监测的新热点,可以覆盖油田,石化,炼油,采油,输油,工业冷却水,循环水,锅炉用水,中水回用等很多领域,实时,快速,准确地检测技术成为新的应用需要。
水中油分析技术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色谱法,超声法,浊度法,光散射法,经过多年的应用,其存在的局限性如体积庞大,结构操作复杂,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分析速度慢,分析时间长,或为实验室专用,或需要添加吸附剂等都限制了他们的应用领域。
紫外吸收水体总含油量分析仪,以期满足水中油检测更广泛的现场应用需求。紫外吸收水体总含油量分析仪设计理念依据“国准方法GB/T 16488-1996,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石油类,动植物油监测方法的自动在线监测法为(红外法,荧光法)”,利用矿物油/动植物油类受到紫外光激发会产生可见光波段的荧光特性,在仪器设计上不仅可用于在线监测,也可以实验室应用。长期的现场应用,我们发现采用荧光法制成的仪器对水中油有非常良好的选择性,与常用检测方法比较,具有分析速度快,无须采样,无需配备试剂,无需对仪器进行标定的特点。
紫外吸收水体总含油量分析仪,尤其在设计上力求结构紧凑,数据智能化,操作简单化,现场安装方便,即插即测,易于维护,长期在线监测中可靠耐用的优势,自2010年取得防爆认证以来,经过多年的采油,输油,循环水,冷却水的现场应用反馈,不断进行设计上的更新完善,被用户评为可信赖仪器,遗传厄运国内zui具竞争力的分析仪。
本文地址:http://www.fd17.com/tech/12646.html